> 网站首页  > 张顺江教授  > 顺江纪念室  > 决策学著作  > 理论创新  > 名人名誉  > 媒体报道  > 追思堂  
   > 决策学概述  > 决策学新闻  > 新闻发布会  > 博士后研修班  > 案例研究  > 发展历程  > 周年祭    
 
   
 
(一) 明理有别,正确决策 (二) 明理有别,大度有容
(三) 明理有别,秉公有“执”,法治严明
(四) 做事有敬(民主),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”
 
     
  (四) 做事有敬(民主),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”  
     
 

     明理有别,正确决策,归根到底,其目的是寻求抽象的(物质的、性的、知识的)需求过渡到具体的需求的方法与手段。通过这种方法与手段使人道与天道达于和谐与统一,就是真、善、美。否则,就是假、恶、丑。人的本质是他的知识性,追求自由是他的本性,而这种对自由的追求,对知识的把握,解决他的物质的、性的和精神的需求又绝对脱离不开人的群体——即社会性。所以明理有别,正确决策,首先要求制定决策的人与执行决策的人有共同的认识,即决策者与决策执行者,对于目标与对达于目标的原则、方法与手段有共识,否则,再好的决策,决策执行者不愿去执行也是一句空话。为了达于决策者与决策执行者的共识,孔子提出了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”的科学原理。

    所谓“民可使由之”是说,决策者制定的决策要想使决策执行者去执行,必须使他们知道为什么去执行这个决策,向他们申明执行这个决策的理由。由于决策执行者深知要执行这个决策的道理,他们就会自觉自愿地去执行,并能在执行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原则,创造达于目标的方法和手段。

    所谓“民不可使知之”是说,决策者应知道,在何种情况下,决策执行者不愿执行这个决策,由于决策者往往处于高位,有权有势,决策指令下达往往无人反对,但并不见得决策执行者就去愿意执行。基于下不犯上的利害关系,往往是消极怠工,有时虽执行了,但是畏于权势,并不出于自觉自愿,往往事倍功半,民心不顺,感到不自由。决策者深知此理,就应采取措施,化“不可使”为“可使”,化执行者的被动为主动。决策者了解“由之”与“知之”的难处在于“可使” 、“不可使”均发端于执行者的心态。也就是说,执行者愿意执行这个决策有他的理由,不愿执行这个决策也有他的理由,由于决策者与决策执行者所处地位的不同,要想了解这个理由,难度是相当大的。那么,怎么办呢?根据人的本质是他的知识性,其行为是他的目的与意志支配的结果。所以,要想使决策转化为决策执行者自觉的行为,首先要使决策转化成为决策执行者的“自决”——即这个决策要成为决策执行者自己做出的决策。而不是别人做决策他去执行,即被动的接受别人的支使。决策者为了使决策转化为决策执行者自身的决策即自己做出的决策,其基本原则是做事有“敬”。在这里,“敬”就是尊敬他人,处事总给他人留面子。一事当前先征求他人的意见,相互沟通思想,取得共识。征求他人的意见在决策过程中就是发扬民主,就是使决策执行者参与管理,就是共同制定决策,这种共同制定的决策当然也就是执行者的自决。因此,决策执行者当然就会自觉地去执行。相互沟通就是征求决策执行者对决策的意见,向决策执行者宣传为什么要执行这个决策的理由。一般要从理念目标、事业目标、利益目标三个方面加以阐述,从而使决策执行者感到这个决策是和自己利害相关的,执行这个决策是自己必需的,从而由内心发出愿意执行这个决策。这一宣传解释过程始终贯彻一个尊敬他人的态度,执中守正以理服人,同时还需要等待,给对方一个思考的时间。要知道,人都有他自身的特殊的生活道路。因此,从一种心态转变为另一种心态是相当困难的。如见农民拾到竹简烧了,只简单地说竹简是重要文物不能烧,这并不能避免他挖出古陶器摔掉。因为,这种简单的说竹简不能烧,并没有改变他的知识结构,所以,挖出古陶器他又摔掉了。为了避免再破坏文物就要提高他的考古知识,改变他的知识结构。而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,提高他对古文物的认识水平绝非易事。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思想工作的长期性、艰巨性。但是始终贯彻尊敬他人,从情入理,执中守正,以诚待人,耐心说服就会使执行者明白执行这个决策的理由,从而自觉去执行。因此,做事有“敬”就成为人的行为的一个重要规范。

 
     
 
(一) 明理有别,正确决策 (二) 明理有别,大度有容
(三) 明理有别,秉公有“执”,法治严明
(四) 做事有敬(民主),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”
 
收藏本站 | 网站声明 | 联系我们 | 合作代理
 
关于网站的任何问题请发邮件至:lengfx@sohu.com